打從鬼太郎的妖怪樂園開始宣傳,我們就先買了預售票
一行六人Pin、亞沙希、Wan、Yin、喬巴和我,MOMO則是意外加入的神秘嘉賓
(感謝MOMO熱情分享來自土耳其的←消音)
這次看展的動機是因未看過NHK15分鐘日劇ゲゲゲの女房(翻成鬼太郎之妻或怪怪怪的妻子)
ゲゲゲの女房改編自鬼太郎的作者水木茂的太太寫的自傳作品ゲゲゲの女房
展期:2012.1.19 - 4.29
展覽時間:11:00 ~ 20:00
展覽地點:華山 1914 文創園區
展覽一開始就從鬼太郎的誕生和他具備的超能力說起,並且介紹鬼太郎的夥伴們
即使沒有看過鬼太郎的人也可以現場就上手
喜愛泡澡、雖然病死卻因擔心兒子化為眼球的眼球老爹
看到鼠男就會露出利牙的貓女
狡猾又貪心的臭鼠男
會緊抱住敵人的哇哇爺
慈祥的撒沙婆婆
熱愛妖怪的水木茂是世界妖怪協會的會長
鬼太郎裡出現的妖魔鬼怪,都在日本傳說裡有所根據
展場裡有許許多多妖怪,鬼太郎會帶大家一一認識他們,甚至還會告訴你破解的方法
所以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
在水木茂先生的筆下,多數的妖怪都變得很可愛
進入妖怪村莊及妖怪森林時
多靠近他們,會發現驚喜
有一面牆展示水木茂的人生繪卷
若是有看過鬼太郎之妻,就會對這位漫畫家奮鬥的過程更加的了解
他因為戰爭惹上瘧疾臥病在床時,左臂被炸而被截肢
39歲才和太太武良布枝相親,當天是帶著義肢去的
即使一開始尚未遇見伯樂時,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窮途潦倒,武良布枝依然不離不棄的陪伴他度過
直到鬼太郎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歡迎,甚至改編成電視動畫,家庭經濟狀況才獲得改善
日劇中,男女主角小時後的初遇,就是因為女主角遇到了跟屁妖
(鬼太郎說:當走在樹林中只聽到腳步聲沒看見人就是遇到跟屁妖,要跟他說「跟屁妖,請先走」)
水木茂覺得妻子很像木棉布,待女兒出生後,還畫了眼球老爹表達父愛
現今,水木茂先生依然致力於妖怪的研究呢
別忘了和妖怪牆合照,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拍照場景,因為有鏡子,所以很方便自拍
接近展場出口的地方,還有鬼太郎神社跟他的交通工具好夥伴木棉布供140公分以下的小朋友坐上去合影
(木棉步不是可以載很多人的嗎QQ)
進入鬼太郎的商店,可以選購紀念品
我買的當然是明信片,現場投入妖怪信箱會免費寄到你家或全台各地
妖怪信箱的隔壁有家玉善哉賣些特製的甜點,還有眼球紅豆湯
當天的出場證明章是眼球老爹!!!(感謝Wan和大家分享爆米花)
我們還在展場外面遇到大學同學
注意:要是你走到出口就直接回家,那這樣展區就少逛一個了,招牌提醒「轉彎還有鬼」
「妖怪屋」主要是展示地球上某些民族對冥界的觀念,整個展區都很昏暗,所以也會出現驚喜
不過這區不開放拍照
不免俗的,參加活動全員合照
右下那張是可愛的水泥牆,大家都好喜歡跟他拍照
(鬼太郎說:要是走夜路碰到一面牆,怎麼走也走不出去時,只要拿樹枝或棒子在下方揮舞,水泥牆就會消失了)
水木茂先生說:「人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妖怪早已存在這世上了,現在或許還有妖怪,只是我們不知道躲在什麼地方罷了。」
這世界上還是有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而人們也篤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漫畫家筆下畫出的妖怪,更是啟發人類無窮的想像,非常適合大小朋友闔家觀賞的展覽
最後來一首鬼太郎之歌
告別鬼太郎的我們為求溫飽,便找了華山文創園區附近巷弄裡的店
位於臨沂街上的這家店,老闆還很親切的送了我們一盤小菜
眼看離天黑還有些時間,大家趕緊往計畫中的第二個目的地-當代藝術館-前進
當初是由Yin提出想要順便逛,而這展也剛好在我的口袋名單內,自然就投贊同票囉
魔境:澳洲當代新藝術展 WONDERLAND: NEW CONTEMPORARY ART FROM AUSTRALIA
展期:2012.2.11-2012.4.15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 17:30停止售票(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魔境-澳洲當代新藝術展就如其標題,是澳洲的一群藝術家對於社會和個人角度的體悟及省思所創作出來的作品
我們跟上四點的導覽,以下就列舉幾項作品做介紹
里昂.奇米勒司基與約瑟芬.斯達爾斯〈矛盾的元素〉運用空拍圖,將欲表達的字眼嵌入。像其中一張為恆河流域,創作者將"Days like these"的字眼置入繁複的河道中,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因氣候變遷導致的河水氾濫,當地居民流離失所(見圖右三)
潔斯敏.塔吉特〈大氣層:你的麻煩會消失不見,就像氣泡一樣〉及〈維生系統:從地球、太空和太陽眺望〉提醒大家不要忽視臭氧層正在日漸惡化(見圖右一)
艾力克斯.戴維斯的〈位移〉非常有趣,參觀者將頭探入,會發現畫面上播放的是在你身後那塊空間的影像,你可以看到有人在自己背後走來走去,這些有的是真正在你背後的參觀者,而有的是虛幻的小孩、打架的男生、遛狗的人等等影像,配上聲效感覺非常逼真,彷彿就真的站在你後面,我覺得最可怕的是不斷哭泣的女人(見圖左二)
凱絲.羅賓森〈思想噪音/音波序曲(如果同步演奏)〉位在通往二樓的樓梯前,轉動把手就會響起旋律,讓參觀者以純粹的聲音作為思想與傳達之間的互動元素(見圖左三)
馬修.金顧爾德〈飛躍、墜落、飄浮〉聘請了幾位女舞者,表達出無重力空間之下的飛躍、墜落與漂浮的感覺(見圖右二)
丹尼爾‧寇克斯〈靜力12號(動中求靜)〉藉由打太極的老人,將他一舉一動的軌跡延展開來,表現出了靜態中的動態美(見圖左一)
空氣Kuuki :皮里斯拉.布拉克、嘉文.薩德的創作〈鈴蟲:沉默的一群〉透過裝上電子裝置的蟋蟀來探討由於現代科技的演變,人們都利用無聲的方式(ex.打字)在做溝通,就像這群蟋蟀一樣,用拼音來代替牠響亮的鳴叫聲(見圖右一)
瓊安.蘿斯的〈週日燒烤〉利用動畫短片介紹了澳洲的歷史緣由,從動植物、原住民、澳洲星空中的南十字星到英國殖民造成的文化衝擊,造就出現在多元的澳洲(見圖左二)
約翰‧麥寇爾麥克〈未知的世界〉運用電腦技術,經過精細的數據操作後,做出了十分擬真的當地原生植物生長擺動的影像,是謂一種非自然的大自然(見圖右二)
安娜‧達文的〈袋鼠守護神〉等系列作品藉由詭異的組合方式,傳達出對民族主義、殖民文化的反撲(見圖左三)
茱莉‧道寧〈家鄉無限美〉回鄉拜訪曾在幼時被拐去當僕人的原住民祖母,透過錄像記錄當地大自然的美,還可以聽到創作者向祖母學族語的聲音(見右圖三)
看完這個展覽,身在台灣的我們也可以透過這些作品,聽到來自澳洲的人所想表達的社會意識
結束展覽之旅後,大夥兒一起陪Wan逛街,還到了麥當勞續攤
感謝Yin跟喬巴的奔波,讓我吃到了統一獅兌換券的大亨堡
可惜我擠醬汁的功力退步了
但大亨堡還是很美味啦,省去我一餐的花費
離別時上演的八點檔劇情和大家的笑聲,讓雙頰到家都還是痠的
就這樣一整天完美的旅程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最後的最後來展示一下這次展覽獲得的東西
來自鬼太郎展的明信片~被我摺成袋鼠的魔境門票、感謝喬巴大人幫買的ibon鬼太郎門票以及親愛的印章們
話說,痞客幫多了不少外掛新功能耶~
下次寫網誌如果有機會用到再來玩玩看